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更“智慧”的消防 如何让人更幸福

2018-06-21中国青年报

大火冲天,第一时间冲进火场的,是无人机消防员”。

它轻巧地腾空而起,避开“张牙舞爪”的烈火,“千里眼”穿透熊熊火焰找寻隐蔽在建筑物深处的起火点。

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它也照样能完成任务。无人机“消防员”搭载了红外热成像仪,通过温度差异就能锁定起火点位置,第一时间传递给后方。

它并不甘于只当一个空中侦察兵,而是成为名副其实的消防员。它可以直接飞至火场上方,投下阻燃弹,在猛烈爆炸中,第一时间将地面的大火扑灭。

这是日前在天津举行的国际消防安全及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展上展示的未来消防的一幕。同期举行的智慧消防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消防行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智慧消防路在何方?

“火眼”可以即时视频报警微小的火情,大数据和超算已经能推算出火灾发生时间和地点,如今智慧消防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城市中每个人的安全和发展。2017年10月10日公安部消防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积极研发智慧消防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提升智慧消防。

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未来智慧消防到底该如何发展?城市管理能否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如何构建智能化消防安全体系,使之契合智慧城市发展,让人生活得更安全、幸福?这成为与会者热议的话题。

消防步入物联网时代

大火无情,谁来保护逆袭火场的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展会上,一套智能物联空呼系统帮消防员披上科技的盔甲。

空气呼吸器、手持终端、体征手环、视频传输、热成像仪等,一整套防护设备连成了一个控制“大脑”。它一边将每个消防员的生命体征、火场即时变化传送到后方远程指挥中心,一边将后方的指令随时传递给每一个消防员。

看上去这是个智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可以随时将新鲜干净的空气送入消防员口中,将周边各种有毒气体全部隔绝。然而它更是一个消防员随身的微型智能助手,通过手持终端,它随时提示气瓶压力、剩余使用时间、火场温度、电池电量、信号强度等信息。同时,它能感应周边队友的情况,一旦出现有人跌倒、剩余气量不足等异常,它立即报警给周边队友,快速援助。

天津泽安泰消防技术有限公司大区主任刘金山介绍,这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空呼系统,集空呼信息显示装置、个人呼吸器、场强搜救器于一体,“最大程度保障消防员火场安全。”

“场景需要什么,消防就该解决什么”,这是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分会会长赵学东心中,物联网时代比较理想的以实效为核心的“防消结合”的智慧场景。

事实上,在消防领域,物联网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谈到,随着技术的迭代进步,人们对消防物联网经历了几个阶段的理解。

“以前是以联网为核心。都装上了喷淋、把设备主机连上,也尝试远程监控”,赵学东谈到当时一个普遍遇到的困惑,把这些设备都连上了能干什么用,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怎么用,最终导致终端用户不满,“你给我装了,收了我钱,对我有什么用?”也就是说,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现在一个普遍的情况是“重防轻消”。比如以前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消防通道被堵了,有人来检查的时候又挪开了。现在加上传感感知器,谁也没法临时抱佛脚了。“现在关注怎么防的设备比较多,监管效果确实有所提升,但缺乏对‘消’这一阶段的智慧化应用。”

他分析目前国内重大火灾暴露出来的四大问题,即消防信息严重缺失,救援数据局限于二维平面;火灾现场侦测手段匮乏,救援人员灾变感知能力弱;作战指挥过度依赖经验;作战力量调度困难等。

这些都是一直困扰消防救援的现实问题,消防员进火场后,往往不知道现场情况,有很大未知风险。“哪里有危险品、未知设施;消防员如何定位,与外界如何联系等。”赵学东说,传统的办法现在看来都容易出现问题,需要解决消防员之间自组网、实现火场视频实时回传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

智慧消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80%的亡人火灾并非是那些重特大火灾,其发生地往往在“九小场所”,即小商场、小学校(幼儿园)、小医院、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等。消防专家尤胜战说,这些场所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且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物联网特别是智慧消防的发展,能解决小火亡人的问题。”

来自清华大学的专家展示了智慧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简单说,这是一个灭火调度系统。从接警开始,系统好比一个“聪明的大脑”,规划出最快抵达火灾现场的路径;到达火场后,系统担任“指挥员”,快速勘查现场三维图形,把作战信息直接推送给指挥中心,与一线消防员即时交互信息。

然而仅仅靠技术创新,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尤胜战谈到,物联网时代的智慧消防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输,而要实现整体可控。“智慧系统能实现即时报警,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把火灭掉,”他举例说,灭火系统要有能思考、会计算的能力,比如一旦发生火灾,系统要能识别并分析火灾走势,喷淋器何时喷,喷多大量,都要有精细地控制,“以往经验看,灭火造成的水渍损失很可能比火烧的损失更大,需要‘大脑’来精确地评估各种风险。”

他也注意到一个现实的问题,新技术驱动着智慧消防产业飞速发展,目前行业发展尚无统一的行政部门牵头,也未形成统一规范,各个城市、不同企业新技术、新装备的革新,“都是单兵作战,没有形成合力。”

更重要的现实问题是,人们消防意识提升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尤胜战有些无奈地说,“我问在场几百名消防专家,谁家里安装了独立式感烟报警器,结果举手的不到10个人。”

来自清华大学的专家也谈到,智慧消防系统的研究遇到“接地气难”的问题。他认为,最聪明的智慧消防系统绝不是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出来的,“必须与消防实践结合,在一次次实践中收集数据不断改进,才能实现最优的效果。”

技术进步也给管理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比如我们通过传感器发现堵占消防通道的情况,监管部门该怎么管?有统计显示,电动车充电事故是小区火灾的重要诱因,相关管理部门如何处理?”他认为,万物互联的时代,越发“聪明”的技术,也将倒逼着政府的管理更加智慧起来。


收藏
评论
“一带一路”应急管理教育联盟成立
10月18日,“一带一路”应急管理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应急管理大学(筹)举行。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郝军辉出席会议,并为“一带一路”应急管理教育联盟揭牌。期待通过联盟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断为“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0评论2023-10-20

应急管理部举办澜湄国家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早期预警技术研讨会
8月26日,应急管理部在京通过视频方式举办澜湄国家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早期预警技术研讨会。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和救援司、国家减灾中心、外交部亚洲司和湄公河委员会负责人出席并致辞,柬埔寨、老挝、越南等澜湄国家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表与会,重点围绕澜湄地区多灾种监测预警政策、技术及区域合作机制等议题交流信息和分享经验。

0评论2021-09-02

黄明会见应急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集体
9月8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黄明会见应急管理系统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勉励大家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号召应急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学习,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努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评论2020-09-15

中国首家安防应急国际产业合作平台正式启动
安防和应急产业作为预防灾害事故、维护国家公共安全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产业,被全球各个先进发达国家所重视,在欧美等主要国家和中国,它更是社会民生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先导产业,2018年仅中国的安防市场规模就达到6600亿元人民币,应急产业规模更是高达万亿,是所有高端重点产业中是增长幅度最快的市场之一,其全球市场更是达到数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0评论2019-08-15

河北唐山:国家级现代应急装备产业基地正在崛起
在7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唐山国际应急管理大会上,记者获悉,唐山现有应急装备企业138家,产品涉及自然灾害、生命救护、抢险救援、个体防护等8大类、100余项,实现国家13类标志性应急产品和服务的全覆盖,年产值达400亿元。会议期间,唐山再次签约“建筑减隔震产品研发”等12个应急装备项目,总投资达37.05亿元。

0评论2019-08-15

唐山市应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6月3日下午,唐山市应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工信部原党组成员郭炎炎,市长丁绣峰,全国应急产业联盟执行副秘书长宋烜懿,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潘利岷,市政协副主席王福艳,市“三个努力建成”专家组组长辛志纯,市政府秘书长张文明,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宋立功出席,副市长孙文仲主持活动。

0评论2019-08-14

科技防汛智能预警 运用信息化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各地出现高温强降雨等恶劣天气,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新数据统计,截至7月11日,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25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1万人次受灾,129.8万人次紧急安置,58.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3.4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761.4千公顷,绝收248.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4亿元。

0评论2019-08-07

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开幕
在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10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主办、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0评论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