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骆沙鸣委员:加快我国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8-05-14人民政协报

应急产业具有公共性、市场性、预备性和复合性,它是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与服务。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转型、转轨和转变时期,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强化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立足于应对大灾、巨灾和危机。要居安思危,为使各种风险分散化、最小化,对各类先进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备的需求量巨大,应急产业具有万亿规模,这也为我国应急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遇。不但应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统筹纳入城乡发展规划中,更应加快应急产业融合发展。“东方之星”事件和天津特大爆炸事故,以及我国台风雨涝频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社会安定稳定,敲响了安全发展的警钟,全社会对应急产业的需求十分迫切。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应急产业的意见》,工信部和发改委发布了《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5年)》。为使防灾减灾与安全发展融合发展相促进,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应急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发展。建议如下:

1.加快建立完善我国各项应急产业发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完善我国应急产业“十三五”集聚发展专项规划,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具有强大的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之作用,使传统产业向应急产业延伸,支持民营企业主动向应急产业投资,打造应急产业示范引领大企业和应急产业产品制造中心、技术中心和展示中心,加快我国应急产业体系建立健全。整合政产学研金用等要素资源,成立应急产业联盟,增进相关产业跨界融合,科学划定区域发展布局,依靠集聚发展差异化竞争,培育优势应急企业,提升应急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应急产业优势领域、优势技术和优势产品的创新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应急处理技术设备的创新发展。加快应急产业技术创新和制定应急产品的生产标准,为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服务方案。

2.建立应急产业装备研发与制造、展示与交易、储备与配送的产业基地,建立若干国家级应急产业科技园区和产业聚集区,打造区域应急产业链。工信部与发改委每年根据我国特色化和专业化应急产业发展现状和区域市场需求强度,发布年度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加强市场引导和调控。应急产业包括消防安防信息安全各个行业,市场份额和潜力巨大,可梳理一下《目录》中涉及的4个重点领域、15个发展方向和266个细分产品和服务,要细分市场优势与合理布局,整合我国现有3300个各类工业园区的技术优势,支持各地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应急产品与服务,在投资、科研、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的财政税收给予利好政策,建设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应急产业基地,瞄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和开拓应急产业市场,走集中集约化发展、融合发展之路。建立健全应急产业运行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完善应急产品认证制度。各地配套出台《支持应急产业发展意见实施细则》。

3.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拓宽应急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国家应急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应急创业投资机构与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应急产品与服务,构建应急产业众创空间。鼓励应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信托产品和资产证券化股份化等方式直接融资。运用天使投资支持应急企业技术产品的成果转化,优化应急产业创新发展的环境,发展一批应急特色明显的、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微企业。新常态下应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援助体系,加快推行巨灾保险。

4.打造区域分工、布局合理应急产业研发创新、中试、培训演练等功能为主的应急产业示范园区,助力智慧中国建设。按市场需求,做好应急产业体系布局、产业链完整度延伸、服务能力提升和行业规则的完善度进行顶层设计,结合《中国制造2025》自主创新一批关键技术和应急装备应用,加大机器人、云计算安全服务和无人机等在应急处置与救援中的应用。合理储备各类应急物质,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采购、储存、调运和配送体系。加强我国各类专业应急队伍的大型和特种装备,加强城乡特殊环境下飞机救援配套装备,提高空中救援和大型装备快捷运抵现场能力,提升我国监测预警能力,为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

5.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应急人才,购买相关核心基数知识产权,提升我国应急产业自主研发实力,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实现协同创新,校企共同研制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新型应急装备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提升走出去的竞争力,提升我国应急产品保障水平。加强我国应急救援知识科普教育力度,实施全民安全文化建设工程,提升公众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应急救援意识和应急知识及技能水平,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6.大力发展我国应急服务业。将部分应急产业产品与服务项目列入政府采购目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社会组织、社会机构以多种形式(BOT、BT、PPP等)提供应急服务,让应急服务加快实现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使应急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副主席)

收藏
评论
骆沙鸣: 防控疫情常态化下 推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
骆沙鸣建议,要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统筹纳入城乡发展规划,要将部分应急产品和服务项目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引导社会资本等以多种形式参与应急产业和应急服务的专业化项目。

0评论2020-05-26

唐山市应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6月3日下午,唐山市应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工信部原党组成员郭炎炎,市长丁绣峰,全国应急产业联盟执行副秘书长宋烜懿,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潘利岷,市政协副主席王福艳,市“三个努力建成”专家组组长辛志纯,市政府秘书长张文明,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宋立功出席,副市长孙文仲主持活动。

0评论2019-08-14

天津市应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目前,天津市应急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共有61家,联盟今后将协同推进,认真贯彻国家和天津市的相关工作要求,在市工信委、市政府应急办等政府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与会员单位齐心协力,联合推动天津市的应急产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美丽天津做出应有的贡献。

0评论2018-12-07

四方面创新将成应急产业发展趋势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司法行政干警紧急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在职司法行政干警(含警察院校学警、司法行政机关的其他专职工作人员、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专职人民调解员),满足在执法执勤、公共法律服务等情形时负伤,或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患急危重症需要紧急医疗救治等情形之一的,纳入紧急医疗救治对象范围。

0评论2018-12-07

全国应急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
昨日下午,全国应急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全国应急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周平军,市委副书记、新罗区委书记何明华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应急产业联盟的理事会成员及相关企业代表等140余人参加会议。

0评论2018-11-09

孙华山赴新兴际华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
6月14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孙华山赴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应急装备及应急产业发展情况,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调研组一行现场考察了轻型高机动救援车、整体自装卸运输车、托盘化系列方舱等应急救援装备,详细了解了紫外线防护服、射线防护服、超轻全防护救援靴等功能性防护装备研发制造情况,听取了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安全谷”应急产业布局规划介绍。

0评论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