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成都北斗云平台预警山体滑坡 避免人员财产损失

2018-03-30央广网

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日前成功预测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山体滑坡,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大幅减轻当地直接经济损失。

“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由成都高新区中科川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川信)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研制开发,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型成果。该平台主要通过北斗或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对监测体位移进行毫米级监测,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客户端(MCU、PC电脑、平板电脑、手机APP)进行监测管理和查询。

2月26日23时48分,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滑坡点相关人员的电话和微信响起:“春厂坝5号区域可能即将垮塌,请确保受威胁群众完全撤离!”小金县当地政府接收到预警信息后,立即组织滑坡点民众撤离,并对国道350暂时封闭,疏导交通。

27日清晨6点,春厂坝滑坡点出现滑坡垮塌。由于系统提前预警,本次垮塌未造成人员和车辆损伤。

“滑坡体下缘就是国道350,旁边紧挨的还有小金县客运中心、加油站及10余户居民房,如果没有高科技手段监测,后果难以预计。”中科川信项目总监王鑫磊说。

由于山体表面位移和滑面位移的不一致性,仅凭借常规仪器难以提前精准捕获信息。此次成功预警小金县春厂坝山体滑坡的“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系统,借助我国自主研发的29颗北斗卫星“天眼”,将监测点的山体位移、裂缝、沉降等信息的精准度提升至毫米级。“该系统全天24小时监测,即使山体‘挪动’1毫米,都会被系统监测到。”

记者通过“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系统后台位移曲线图看到:在2月26日以前的3个月时间里,小金县春厂坝5号点每天的位移距离以毫米级为主,基本呈平缓直线状;在24日以后,曲线出现较为明显上扬,而到了26号晚11时许,曲线陡然飚升,位移达到1米多。

据了解,中科川信“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已在四川省布设200余个监测点位。该系统除了可以24小时监测地质灾害外,还可运用到桥梁监测、工程勘探设计施工、智慧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

目前,该系统已获取5项软件著作权和多项发明专利。在谈到“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的技术优势时,王鑫磊告诉记者,“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利用GNSS多星联合定位技术,尤其依重北斗系统,精度和性能远优于传统的GPS。此外,该监测平台从硬件生产到软件开发全部由企业自主研发,集合了管理、监测、大数据分析预警、应急指挥、通讯、科研等六大系统,利用云平台提供高效便捷的网络数据服务,具有统一的传输接口,产品高度集成化,能实现多种监测方式。

据介绍,为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科川信所在的成都高新区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并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并于去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政策》,致力于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激发区域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活力。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着力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和集聚区。”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大力支持中科川信这类新经济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新技术、新组织、新模式、新业态、新价值落地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国际创新创造中心建设。

收藏
评论
“一带一路”应急管理教育联盟成立
10月18日,“一带一路”应急管理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应急管理大学(筹)举行。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郝军辉出席会议,并为“一带一路”应急管理教育联盟揭牌。期待通过联盟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断为“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0评论2023-10-20

应急管理部举办澜湄国家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早期预警技术研讨会
8月26日,应急管理部在京通过视频方式举办澜湄国家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早期预警技术研讨会。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和救援司、国家减灾中心、外交部亚洲司和湄公河委员会负责人出席并致辞,柬埔寨、老挝、越南等澜湄国家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表与会,重点围绕澜湄地区多灾种监测预警政策、技术及区域合作机制等议题交流信息和分享经验。

0评论2021-09-02

黄明会见应急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集体
9月8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黄明会见应急管理系统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代表,勉励大家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号召应急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学习,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努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评论2020-09-15

中国首家安防应急国际产业合作平台正式启动
安防和应急产业作为预防灾害事故、维护国家公共安全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产业,被全球各个先进发达国家所重视,在欧美等主要国家和中国,它更是社会民生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先导产业,2018年仅中国的安防市场规模就达到6600亿元人民币,应急产业规模更是高达万亿,是所有高端重点产业中是增长幅度最快的市场之一,其全球市场更是达到数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0评论2019-08-15

河北唐山:国家级现代应急装备产业基地正在崛起
在7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唐山国际应急管理大会上,记者获悉,唐山现有应急装备企业138家,产品涉及自然灾害、生命救护、抢险救援、个体防护等8大类、100余项,实现国家13类标志性应急产品和服务的全覆盖,年产值达400亿元。会议期间,唐山再次签约“建筑减隔震产品研发”等12个应急装备项目,总投资达37.05亿元。

0评论2019-08-15

唐山市应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6月3日下午,唐山市应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工信部原党组成员郭炎炎,市长丁绣峰,全国应急产业联盟执行副秘书长宋烜懿,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潘利岷,市政协副主席王福艳,市“三个努力建成”专家组组长辛志纯,市政府秘书长张文明,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宋立功出席,副市长孙文仲主持活动。

0评论2019-08-14

科技防汛智能预警 运用信息化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各地出现高温强降雨等恶劣天气,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新数据统计,截至7月11日,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25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1万人次受灾,129.8万人次紧急安置,58.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3.4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761.4千公顷,绝收248.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4亿元。

0评论2019-08-07

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开幕
在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10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主办、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0评论2019-05-13